“川”山“粤”海: 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圆梦之旅
12月11日,2023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残疾人公益赛决赛举行,四川省都江堰市人大代表、残疾人创业者张泽均通过前期与1200名选手激烈比拼进入决赛,并最终获得了团队组自强类第8名的优异成绩。对张泽均而言,跨越几千公里去广东参赛,无关胜负或荣誉,却关乎一段情,一份恩,一个梦。
张泽均现场比赛照片
筑梦:意外来临时的人间大爱
早在15年前,他就与广东结下了缘分,去广东参赛也是一次“圆梦之旅”。2008年,24岁的张泽均是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镇的一位普通工人,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他腰椎爆裂伤、双下肢截瘫,后被送往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医院不仅第一时间开展专家会诊,也贴心为他随行的母亲安排了住宿,不计成本为他使用昂贵的进口药以促进神经恢复,广东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捐款。在广东医院,他接受了最好的治疗、最细致的呵护……在这样的精心护理下,原本可能全身瘫痪的张泽均站了起来。离开医院前,他立志要不负大爱、自立自强,干出好样子、过上好日子,再重回第二故乡,来看看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亲人们。
张泽均回到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谢全体医务人员
追梦:人大代表团的牵线搭桥
这一别就是15年。张泽均回乡娶妻生子,2016年开始学习种植猕猴桃,成立家庭农场,带领残疾人创业致富。他本人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当选为都江堰市人大代表,第七届都江堰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15年后,张泽均怀着感恩之心,以创业者、追梦者的新身份,带着他的参赛项目:都江堰市好爸爸家庭农场-粤享川猕茶社,回到他的第二故乡——广东,获得了优异成绩。他表示要以“农业+”的思路,努力打造有故事有温度的“粤享川猕茶社”,赋予农场新的内涵。
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广东省人大、四川省人大及成都市、都江堰市各级人大的关心与支持。今年9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一行来川开展代表工作调研,其间调研组来到都江堰市天马镇人大代表之家进行实地调研,天马镇人大主席团为广东省调研组安排了一场与张泽均的会面,一段由人大牵线的“回家之程”由此展开。为此,天马镇人大主席团联动成都市人大代表、都江堰市人大代表组建20人智囊团,这里面有实战经验丰富的成都市人大代表、有擅长演讲的街道社区书记,有擅长策划与文稿的媒体编辑,还有各行各业的创业新青年……从项目策划到演讲稿修改、PPT制作到梳理路演问题再到表演技巧,甚至行程机票都一一为他谋划考量。每一次比赛的高光时刻背后都有一群人的默默付出,攥指成拳,凝聚合力,正所谓大道不孤,众行致远。
人大代表智囊团为张泽均出谋划策
造梦:将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如今,张泽均作为都江堰市人大代表,天马镇饮茶议事馆成为他常去的地方。饮茶议事馆是天马镇人大主席团拓展的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也是代表与群众交心谈心、建言献策、化解矛盾的场所。每个月的第一个逢场日作为饮茶议事馆开馆日,市、镇人大代表都会走进茶馆接待群众,与群众聊一聊、摆一摆。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民主不仅体现在选举,还体现在人民诉求表达渠道和社会治理参与中,茶馆这一个“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场所就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天马镇人大代表在饮茶议事馆收集社情民意
虽然张泽均身体有了残疾行动不便,但他还是积极主动报名参与天马镇人大代表志愿服务队,在天马镇人大代表之家、饮茶议事馆,社区代表联络站点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或宣传政策或收集社情民意或调解矛盾,他总是尽心尽力地做着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传声筒、连心桥。他表示“我能再度站起来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离不开广东省人民的帮助,也离不开各级对我长期的关心关爱,这些力量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我也要将这些给予我的温暖化作一道道光,尽我所能照亮别人,将这份爱心与温暖传递下去。”(文据四川天府新区驻村选调生 尹玲)
编辑:王瑞琪
责任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