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正文

免申即享、护养融合……成都高新区探索开展系列养老惠民新举措

来源:看度新闻网 2024年01月18日 16:53

为进一步提升养老惠民政策的高效性和便捷性,1月17日,成都市高龄津贴发放“免申即享”和长护险与居家养老服务融合试点现场推进会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举行。来自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市)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及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养老科室负责人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1705545920126.png

据了解,过去一年,成都高新区在全市率先进行了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和长护险与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创新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现场推进会上,来自成都高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会保障局、桂溪街道及三瓦窑社区、芳草街街道及蓓蕾社区结合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现场演示,分别介绍了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和长护险与居家养老服务融合试点工作操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并与各区(市)县民政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现场交流讨论。

会议对2024年全市开展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和长护险与居家养老融合服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将在全市全面试点推开两项创新工作。

让老年人“少跑路、不跑路” 成都高新区创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

高龄津贴是针对80岁及以上老人每月发放的一项福利津贴,是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生动体现。为破解高龄津贴发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部分老年人不知晓或者不方便申领、逐级审批导致流程繁琐,发放周期长,极少数老年人去世后仍领取”等问题,2023年7月1日,成都高新区社治保障局依托“智慧蓉城”建设成果和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机制,创新深入推进智慧养老建设,在全市试点了高龄津贴“免申即享”服务,实现了精准匹配,高龄津贴申请从“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实现“免申报、零跑腿、快兑现”,让高龄老人更方便快捷地享受普惠性福利,老年人及其家属满意度大大提升。

推进会上,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和三瓦窑社区现场演示了“社区-街道-区”三级高龄津贴“免申即享”系统操作流程和办理工作,成都高新区社治保障局介绍探索全区高龄津贴主动发现发放、实现“免申即享”的工作做法。

1705545933820.png

“在‘智慧蓉城’成都高新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下,我们建立了部门间数据互通和信息共享机制,线上打通公安、卫健、殡葬等部门数据信息壁垒,定时开展户籍人口数据、死亡人口数据等信息比对和共享。”成都高新区社治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在线下,各街道、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机制,通过巡防和上门服务等手段,持续采集和完善辖区内60周岁以上老年人信息,建立基础数据动态调整机制,实现老年人数据的精准动态实时调整。

“我们以社区为单位,按月自动生成符合补贴条件的发放名单,经审核后发放到老人‘一卡通’银行账户中,大大优化了传统的‘提交纸质材料申报、分级审核审批’的业务流程。桂溪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统计,自从去年7月1日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工作在全区7个街道全域实施以来,通过自动纳入机制,至12月底新增1737名政策受惠老年人,全区享受老龄津贴老年人增至1.83万人,主动发现机制效果显著,运行成效明显,荣获全市2023年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养老托育服务”十佳案例。

1705545943885.png

探索“护养融合”新路 成都高新区试点建设长期护理保险和居家养老融合服务体系

2023年,成都高新区在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按照“标准共定、评估共认、项目共策、数据共享、效果共考”的工作思路,在全市率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体系试点工作。自2023年4月1日正式开始受理业务以来,截至目前,已有401人同时享受到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以下简称“两项服务”),较试点初期人数增长了283%,政策覆盖对象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

1705545954623.png

推进会上,芳草街街道和蓓蕾社区演示了“社区-街道”长期护理保险与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受理操作流程,社治保障局介绍了该项工作在全区的开展情况。

在试点工作中,成都高新区实行了“一窗受理”机制,实现了长期护理保险、居家养老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各街道设立了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受理窗口,提取“两项服务”申请资料最大公约数,形成“一张表单”,实现受理流程和申请资料的“双融合”,真正将“方便”带给“行动不便”的服务对象。

同时,民政、卫健等部门对“两项服务”评估队伍进行了深度整合,开展了“一次评估”。依托高新医学会,选拔了29名评估储备人员参加评估能力培训,进一步充实评估力量。统一评估结果,对同时申请“两项服务”的对象,仅需开展一次长期护理保险评估,评估结果同时运用到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申请中,实现了由“分部门评估”到“共享评估结果”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提升了服务对象获得感。

此外,“护养融合”工作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在智慧蓉城建设的大背景下,依托“成都高新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服务对象、评估人员、服务项目”三大数据库建设,整合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壁垒,赋能多场景运用,“护养融合”工作全过程实现了“一库统揽”。

成都高新区创新探索了服务机构共管机制。按照“部门组织实施、分类指导培训、共建共治共管”原则,民政、卫健等部门强化对长期护理保险定点辅具租赁机构、居家上门机构和入住类机构三类机构的管理。试点以来,三部门从“新增遴选、日常管理、季度考核”全链条加强对定点机构的指导,从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费用结算、服务监管等方面全面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定点机构服务行为,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确保长护险基金及居家养老服务补助资金的安全运行。

2024年将开启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高新模式 全面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高龄津贴发放和居家养老服务都是政府的惠民政策,是惠及老年人的民生工作,也是创新老年人养老福利制度模式、健全养老保障服务体系的政策。2024年,我们将继续聚焦老年人需求,以探索构建‘自助、互助、共助、公助’相结合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高新模式为总牵引,全面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成都高新区社治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1705545965515.png

2024年,成都高新区将出台促进高新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激励扶持措施,为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政策支撑。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织密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络,新增社区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5个,养老机构2个,普惠性养老床位600张。在已建成72个老年助餐点的基础上,新建老年助餐点不少于3个,推动助餐服务标准化、规范化、高品质发展。同时,推进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建设,优化升级高新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在全区推广老年人居家智能安全监护项目,为有需求的空巢独居老年人提供“一键通”紧急救援服务。此外,今年还将加强社区医养融合探索,整合卫生、民政、医保政策,试点建立以社区医疗设施、社区养老设施等为载体,老年医疗护理与长期照护、基本养老服务有机衔接的社区医养融合服务网络。

未来,成都高新区将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要,让老年人在家中养老,切实将温暖送进老年人的心坎里,让幸福养老更加触手可及。

编辑:邓莎

责任编辑:冯天赐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