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正文

低温降雪天气对成都绿化植物和农作物等有何影响?回应来了→

来源:看度新闻网 2024年01月24日 17:51

寒潮来临,气温骤降。最近两天,成都的气温持续走低,城区也飘起了雪花。据成都市气象台预测,成都1月24日白天阴天有分散雨夹雪或小雪,山区有小雪,最高气温5℃,全市各区(市)县均已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低温雨雪天气是否可能对城市的绿化树木、景观花卉、农作物生长等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对它们采取保护性措施吗?1月24日,记者分别联系了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成都市园林绿化管护中心、成都天府绿道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解。

园林绿化景观暂无影响

据成都市园林绿化管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因成都的气候不同于北方,目前并不属于长期的低气温,因此,目前对于城市的园林绿化景观及树木的生长、养护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对城市绿化树木而言,市政管护上的作业方式和平时也没有太大区别。但如果低温雨雪天气持续,将视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会针对部分特别不耐寒的植物视情况用塑料薄膜搭棚保温。

微信图片_20240124143657.jpg

近期成都二环高架上正进行换花作业,有市民担心,这样的低温雨雪天气是否会把新换上的花卉冻坏?对此,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建红表示,这次换花作业本身就选择的是耐低温的花卉植物,如小报春、超级一串红、狐尾天门冬等,其本身就适合在冬季生长,下雪不会对它们有太大影响。而对于市民家中所养的花,如果真的不耐寒,则建议把花放进屋里。

环城生态区越冬作物有望丰收

在环城生态区,油菜、冬小麦等作物正值越冬期。经过了一夜的飘雪,1月24日,位于郫都区、金牛区、成华区、温江区等区域农田里的作物上均有积雪,现场降雪也在持续。俗话说:瑞雪兆丰年,降雪真的能为这些农作物带来丰收吗?记者分别联系了成都天府绿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各区域负责农业项目管理的人员,均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这两天的雪下得很及时,既能冻死部分农作物的虫卵和病菌,又能缓解作物土壤干旱的问题,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这对农作物而言是有利的。”

微信图片_20240124135148.jpg

环城生态区内的越农作物 图据成都天府绿道

成都天府绿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业项目管理人员陈俊武介绍,今年入冬以来,各地的气温持续偏高,加之11月以来持续的干旱,造成小麦、油菜等作物长势偏旺,病虫害发生频次增加,这对后期作物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几天的降雪能有效减缓作物生长速度,同时对虫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雪水又可有效解决干旱问题,对作物生长发育以及后期增产都有很大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瑞雪兆丰年’。”

本轮降雨雪过程有效缓解了旱情,及时补充了土壤墒情,通过田间巡查发现,环城生态区的小麦叶片已逐步舒展,部分区域叶色也在转绿。俗语说“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降雪和降温天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为来年的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微信图片_20240124134941.jpg

环城生态区内的越农作物 图据成都天府绿道

据介绍,当前有一定比例的小麦处于拔节孕穗初期和油菜蕾薹期,此生育阶段的作物抗寒性弱,容易发生冷(冻)害,农技人员也将勤踏田,拨查小麦幼穗及查看油菜长势,判断作物冷害或冻害发生程度。根据既定的应急管理技术措施,同时根据后期气温趋势和作物受冷(冻)害情况,将适时开展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应急工作,如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等,作物将进一步增强抗寒特性并较快恢复生长。

动物们温暖安逸过冬

除了植物,动物跟人一样也怕冷,低温雨雪天气也会对动物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为了让动物们安全、舒适地过冬。成都动物园在今年入冬后,就积极采取了各种保暖措施,全新升级了动物兽舍里的保暖设施,为动物园里的动物们带来了一个温暖的冬季。 

图片在成都动物园两爬馆内,豹纹陆龟采用地暖加温方式,整体环境温度可得到保障 图据成都动物园

图片

松鼠猴有电地暖可供使用 图据成都动物园

图片暖气设施 图据成都动物园

针对松鼠猴、环尾狐猴等灵长类动物,成都动物园新增气暖、电热地暖等“过冬神器”,当室内温度在15摄氏度以下时,地暖就会全天候24小时运行;动物们可以安逸地坐在地暖上休息玩耍;针对长颈鹿、大象、犀牛等大型动物,其室内则有气暖来加热空间,还有空调为它们调节温度,气暖和电暖还可以随时根据不同动物对温度的需要灵活调整;针对两栖爬行动物,除了采用气暖和电热地暖提供环境基础温度外,还在室内局部增加补光保暖灯,形成一定的温度梯度,让两栖动物能享受到“阳光浴”。即便在室外的活动区域,动物园的饲养员也会采取避风和增加垫料的措施,让动物们安然过冬。

编辑:支源

责任编辑:李玲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