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动植物,我们有“智”慧!
2024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在成都市东湖公园,过往市民驻足了解数字科技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创新,一群小学生也在自然讲解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着城市鸟类观察。
为了提升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和认知度,由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指导,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办的2024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在东湖公园如期举行。
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老师在现场通过科普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让市民和小朋友们了解数字科技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创新,如野生动物“人脸识别”、野外红外相机智能监测、猛禽放归卫星追踪、鸟类声纹智能监测,并通过野生动植物拼图、看图识物、知识问答等趣味形式让游客更加直观地了解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
今年我国“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活动主题为“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多年来,智慧监测系统、远红外相机、大数据+物联网、物种AI识别等高科技手段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着野生动物种群的稳定和生态平衡的恢复。
此外,城市鸟类观察过程中,老师们向学生细心介绍观鸟活动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安全须知,简述鸟类的基本知识和观鸟技巧。
“那里有好多鸟,去那里看看!” 同学们学习完毕后迅速投入观鸟实践,寻找、观察着不同种类的鸟。老师也在一旁讲解鸟类的特征、习性等相关知识。
红头长尾山雀
“我看到一群好可爱的小鸟,就是《成都观鸟指南》这本书里的红头长尾山雀,太可爱了,老师说这种鸟会吃挂在阳台的腊肉。”同学们一个一个分享观鸟心得,交流所见鸟类信息。
成都市近年来通过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倡导公众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提高社会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促进人与野生动物间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传播热爱大自然、关爱野生动物的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鼓励市民参与野生动物救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都市保护地和野保中心供图)
编辑:支源
责任编辑:冯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