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小院议事厅”,以“小阵地”构建和谐“大社区”
为深入推动党建引领“微网实格”社区治理,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利用公建配套、院内凉亭等公共空间打造“小院议事厅”,把议事场地搬到群众家门口,坚持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实现“小事不出单元、大事不出院落、难事不出社区”,以“小阵地”构建和谐“大社区”,让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服务更暖心。
“最近停车棚堆放了废弃的铁架、旧雨棚等杂物,影响停车也不好看,建议清理了。”“最好先通知大家把杂物带走,再进行清理。”“就算这一次清理好了,下一次还会有,我觉得可以做个提示牌,让门卫大爷监督一下。”在兴蓉2号院的“小院议事厅”里正在开展一场议事会,由社区工作人员、微网格员、居民代表组成的参会人员就停车棚的管理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了下一步解决方案,并由社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核实,跟进处理,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居民。
据悉,由肖家河街道牵头在辖区各个院落建立的“小院议事厅”,围绕社区建设、居民服务、纠纷化解、困难救助等方面,密切联系居民,倾听居民的呼声,及时收集社情民意,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构建自治共享新格局,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在轻松的环境下坐下来一起提建议、聊发展,我觉得我们很需要这样近距离交流的平台。”居民代表文晓露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议事会感觉很新鲜,“‘小院议事厅’能就地解决居民的烦心事、操心事,我们在居住的小区就能反映诉求、协商矛盾、解决问题。”
在新北社区的“小院议事厅”里,参会人员正在就大门口的花架处置问题进行讨论,“这些木质的花架是3年前安的,经过风吹日晒,好多地方都损坏了,不仅影响环境美观,还有安全隐患,可能伤到周围玩耍的小孩。”居民代表曾素群的建议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认可,大家纷纷表示,先尽快拆除花架,再讨论如何改造。
“可以换成石材的花坛,经久又美观。”“要选择好打理的,容易擦洗的。”……新北社区党组织书记,同时也是议事召集人的王龙平将一个个建议都记在了会议记录本上,表示将立项社区更新项目,对入口处景观进行重新打造,“这些建议我们都会与专业公司沟通,努力打造让居民舒服、安心的生活环境,让大家更省心。”
“好!”现场参会人员都鼓掌并叫好。“我在这里住了22年,小区的变化历历在目,绿化越来越多,自行车、电动车摆放越来越规范,环境卫生越来越干净,在社区生活的幸福感越来越高。”居民代表袁永华表示,生活环境的建设要靠每一个人的参与,“很乐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小区的建设增光添彩。”
“小院议事厅”针对居民提出的“疑难杂症”进行讨论,一一“对症下药”,开出“处方”,高效解决居民诉求,有效破解社区治理“难堵痛”问题,是收集社情民意、公共事务决策、居民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目前,肖家河街道已经完成打造试点的“小院议事厅”6个,将逐步向其他各院落推广,及时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文 图 王雯丽)
编辑:邓莎
责任编辑:冯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