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野生动物“鹏”友圈扩大:新增东方白鹳、蓑羽鹤等鸟类记录
3月27日,第43届四川省暨成都市“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正式拉开全省“爱鸟周”的帷幕。本届爱鸟周的主题是“完善保护体系 护佑候鸟迁飞”,重点针对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组织筹划了趣味观鸟、限时观鸟赛、珍稀植物茶话会、动物标本展示讲解、鸟类主题科普讲座、杜鹃小课堂等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
《成都鸟类名录4.0》发布:成都新增鸟类记录12种
活动现场发布了《成都鸟类名录2024版》(即《成都鸟类名录4.0》)。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介绍:“相较《成都鸟类名录2023版》,成都新增鸟类记录11种。”据介绍,截止2024年3月25日,成都境内分布有鸟类577种,约占全国总数的38.34%,约占四川省总数的76.22%。
龙门山(崇州)迁徙猛禽监测
本次修订包括新增12种鸟类记录和删除经考证实为误认的鸟类1种(猎隼),其中东方白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蓑羽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棕腹隼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棕三趾鹑、黄腹扇尾鹟、栗鹀等6种为新分布记录,钳嘴鹳、斑胸滨鹬、灰瓣蹼鹬、黑脸噪鹛、极北柳莺、赤朱雀等6种为补充记录。
东方白鹳-周波
栗鹀-张琳
棕腹隼雕-黄拓
蓑羽鹤-刘国正
猛禽“阳阳”:成家、立业、出国游
活动现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阙品甲博士介绍了成都救护放归的游隼“阳阳”一周年游记。“阳阳”救护于简阳,2022年12月27日放归于邛崃,放归时佩戴了小型卫星追踪器,以便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放归猛禽的生活节律,以及栖息繁殖等信息,为成都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阳阳”放归后,研究人员还在简阳还发现了它身边的另一只游隼,根据体型性别据猜测可能是其另一半。为了家族的壮大,2023年春天,“阳阳”从成都启程,北迁至2000多公里外到了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畔,2023年秋季“阳阳”又踏上了归途,回到简阳。
小型卫星追踪器,通过追踪器定时回传的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放归猛禽的生活节律,以及栖息繁殖等信息,为成都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桐妹儿”现场助力爱鸟护鸟:一起护佑候鸟迁飞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也与2024成都世园会相结合,搭建起了一个连接人与自然、鸟类与城市生态的桥梁。2024成都世园会吉祥物主形象为“桐妹儿”,创意来自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珙桐(又称鸽子花)和三星堆“青铜神鸟”。当天,“桐妹儿”也出现在了本届“爱鸟周”活动现场,为爱鸟护鸟而助力,让市民可以在灵动可爱的吉祥物“桐妹儿”带领下,感受自古以来的“鸟文化”传承与变迁,积极参与关爱鸟类、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爱鸟周”启动仪式上,青少年们还宣读了爱鸟护鸟倡议书,并以舞蹈表演、竹笛演奏等形式,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护鸟行动,争当鸟类保护志愿者,同迎世园会。
阅读多一点:
198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每年的4月2日为四川省的“爱鸟节”,以后的一个星期为四川省的“爱鸟周”;
1990年,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正式法定每年4月的第一周为四川省的“爱鸟周”;
2023年,最新修订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明确,自2024年1月1日起,每年三月的第四周为四川省的“爱鸟周”。
记者:张静雯
责任编辑:冯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