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同奏响万物共生“和谐欢歌”
5月22日,时值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成都市围绕“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主题,以主场和分场联动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吸引了超5000人参与。
当天下午,由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多彩生态行:青少年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活动”在新华文轩会议厅主会场展开。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老师紧密结合实际生活,耐心为到场的60名小学生讲解了野生动植物知识;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的贾兆坤老师深入浅出地为现场学生普及成都5005米高差的物种多样性等知识;知名昆虫学家、资深科普文章撰稿人赵力老师通过展示昆虫世界的奇妙与多彩,结合蝴蝶等各类昆虫的案例生动解读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激发青少年关注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活动现场,来自成都高新区的十名小学生代表宣读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书。倡议大家主动了解并尊重自然界中每个生命体,积极参与观测记录野生动植物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守护绿色家园,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点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希望之光。
随后,各单位领导及学生代表在与会嘉宾、现场读者的共同见证下,在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微型地球”上按上掌印。这不仅象征着每一位参与者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坚定承诺,更代表着他们守护地球家园的决心。
在分场2024成都世园会东部新区主会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倡议墙签名承诺等形式,向广大市民讲解成都的生物多样性、执法巡查、森林草原防火等典型案例,呼吁市民们积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来。
与此同时,全市各区(市)县单位开展的宣传活动同样反响热烈。其中,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联合推出科普进校园活动,并同步开展标本展示、明星物种评选活动;成都市双流区公园城市绿化服务中心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知识在线答题活动;蒲江县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讲解介绍保护成果等活动,呼吁大家树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活动现场还公布了第三届珍爱自然“调查报告”作品征集活动的报名方式与评奖细则,鼓励广大热爱自然的青少年踊跃参与,以调查报告为媒介,探索植物奥秘。
新闻多一点:
据2023年监测统计,成都市记录高等野生植物(维管束植物)3门192科1005属3139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8种:一级3种、二级85种;记录陆生野生动物753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78种:一级29种,二级149种;另外,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成都市野生大熊猫73只;圈养大熊猫目前熊猫基地244只,动物园3只。日常关注度较高的鸟类566种。
近期,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对成都市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数据进行了更新修订,初步明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1种:一级3种、二级88种(数量增加3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76种:一级30种(数量增加1种)、二级146种(数量减少3种:调出有误数据5种,新增2种),后期修订完善后将公开发布。
今年3月,成都最新发布了《成都市鸟类名录》(2024年版),数据显示,成都市已记录鸟类577种;今年5月10日,又发现新记录“橙腹叶鹎(bēi)”,是“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近日,成都观鸟爱好者们都在打卡“稻田里的彩鹮(国家一级)”,根据各地发现情况,保守估计数量超过30只,极为罕见,去年仅发现2只。
2024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提升打造龙泉观日、绿道骑行、锦江夜游、熊猫打卡、青龙观鸟等10个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品牌。大熊猫“花花”火出圈,成为流量密码;青龙观鸟等品牌活动也正式启动,首站活动将于5月25日(本周六)在青龙湖公园拉开帷幕。
编辑:邓莎
责任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