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齐参与,肖家河街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时值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为推动营造全社会崇尚垃圾分类、践行绿色环保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推动辖区垃圾分类工作,5月26日,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通过科普宣讲、旧物改造、创意手工等方式,多元化开展“分类新时尚,低碳其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群众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让“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废旧物品转化而成的服装展览
垃圾除了丢掉,还能做成什么?兴蓉社区的旧物改造活动为人们给出了答案。在服装展览中,各式靓丽新潮的服装引人注目,它们均由废旧衣衫、废旧牛仔布等废旧物品改造而成。不仅融入了环保理念,细节之处也处理得相当到位,创作者的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让人佩服。
利用废旧物品再创造
“当垃圾变废为宝的理念,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展示在面前,绿色环保的种子也悄然在居民心中发芽。”兴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居民们认识到废物再利用的意义,掌握废物再利用的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实际用处,还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和谐、文明、友好的社区的构建。
丰富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当天,肖家河街道各个社区也同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新盛社区拾光公园,垃圾分类主题绘画和创意帽展览吸引了不少居民们驻足观赏,作品中对绿色环保生活的细致观察与大胆的想象受到大家的夸赞;在新北社区新乐北巷2号院,志愿者们带领居民利用收集的旧轮胎、木板、簸箕等闲置物件改造小区的花园,让这个地方焕然一新。
结合“六一儿童节”的主题,新光社区开展了“涂鸦绘童年·分类我先行”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通过涂鸦创作展现绿色环保创意,引导孩子们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推动社区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正街社区儿童之家,“‘看见青绿’儿童观察团‘议’起来”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孩子们认真观看环保宣传片,针对如何保护环境踊跃提出建议,并完成了充满创意的环保DIY手工作品,进一步加深孩子们的环保理念。
科园社区的志愿者们则带着各种垃圾分类主题科普展架走进居民小区,用丰富的图文资料和生动形象的讲解,向居民详细介绍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以互动问答、垃圾分类转盘、垃圾分类丢沙包等游戏方式,让宣讲“有意思”,群众“愿意听”,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丰富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购买能源高效的家电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选择环保包装的商品,甚至简单的生活方式改变,如步行、骑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都是绿色消费行为。”在永丰社区举行的绿色消费知识主题宣讲活动中,宣讲人员与居民分享实用的绿色消费行为,引导居民了解绿色消费理念,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主题宣讲活动
“什么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在“肖+青年职工之家”,讲解员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互动问答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孩子们学习的热情,20余组亲子家庭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学习垃圾分类政策、标准和管理等知识,并绘制垃圾分类主题环保袋,在欢声笑语中增长垃圾分类知识,践行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理念,营造人人争当宣传者和践行者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肖家河街道将继续开展丰富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倡导居民积极参与,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为打造绿色、低碳、环保的居住环境做出一份贡献。(文:王雯丽 图:肖家河街道)
编辑:邓莎
责任编辑:冯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