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正文

在锦江,从家出发,15分钟能去哪?

来源:锦江发布 2024年07月11日 18:27

从家出发,15分钟能去哪?锦江给出这样一份答案:以小区为起点,步行不到15分钟,就能找到健身房、菜市场、托育机构、健身步道、社区医院……15分钟在锦江不仅是时间尺度,更是衡量生活幸福感的刻度。

近日,锦江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工作部署专题会议召开,就进一步推进“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会议印发了《锦江区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推动锦江区社区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更好满足社区居民美好生活向往,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更加可感可及。

方案解读

锦江“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这样建

什么是“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方案》指出,“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是指立足街道、社区尺度,在步行(城市区域)或骑行(乡村区域)15分钟的空间范围,依托功能整合、空间复合的1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N”个灵活散点布局的小区、楼宇、厂区等服务点,统筹配置党群服务、养老托育、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运动、文化休闲、就业创业、居民教育、应急安全、绿色低碳等民生关切服务,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逐步补齐其他服务,建设全龄全时融合多元功能的社区基本生活单元。

图片

《方案》对“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根据《方案》,锦江区将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享;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统筹推进、试点推行,全力推动“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建设。

“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的建设主体是谁?《方案》明确,各街道作为试点主体,结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等相关工作,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构建“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试点项目,按照“一街道一策”推进实施。

图片

今年的建设目标也被敲定:2024年底前,全区11个街道分别完成1个“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试点建设点位,并全域划分20个“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储备点位。

目标既定,具体如何推进?《方案》提出了五项重点任务——首先是划定试点区域。以人口承载和需求满足为导向,综合考虑行政边界、地形地貌、人群结构、出行特点、服务需求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全域覆盖的原则,以15分钟步行可达为尺度,以一个或多个社区界限范围为生活圈边界,将各街道划分为1个或多个“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划定试点区域并明确四至边界。

图片

在前期阶段,大力开展资源需求摸底。对辖区内空间、设施等服务载体资源进行全面摸底和系统梳理,形成服务资源清单;将试点区域现状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民生类专项规划相对比,摸清规划尚未落地的街道级、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设施缺项清单;依托“微网实格”体系问需于民,广泛征求居民建议和需求,形成服务需求清单。随后根据清单和辖区实际,按照一圈一主题、一圈一特色、一圈一品牌原则,拟定试点点位建设方案,并绘制试点蓝图。

图片

在推进过程中,将大力营造服务场景,包括住有安居的配套服务、保障有力的就业创业、优质均衡的全龄教育、优质便民的基层医疗、弱有扶助的暖心服务、安逸闲适的休闲场景。

具体而言,要建设“1+N”的社区服务体系,通过“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步式”N类社区综合服务点因地制宜开展“嵌入式”服务和绿色低碳、社区食堂、智慧服务等“N”类特色服务;打造各类人群实现就业和创新创业的创客空间,集中力量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岗位对接、就业指导等就业服务;科学精准匹配教育资源,推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各类居民群体在社区均能实现优教乐学、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优化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设施规划布局,加大社区医疗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打造社区养老综合体、儿童托育园,对社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温暖友爱的社区帮扶;充分挖掘社区美空间、社区花园等社区旅游资源,创建精品社区游线,营造高品质社区旅游场景,打造文化活动中心、综合运动场等社区休闲活动阵地,构建“城市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

例多一点案

成龙路街道高标准打造幸福美好品质生活圈

上午,在社区户外广场、门球场、篮球场上锻炼身体;中午,到社区综合体食堂享受丰盛午餐;下午,在社区共享空间喝茶、读书……在成龙路街道枫树社区,居民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就能体验到舒适便利的幸福生活。无独有偶,这样的幸福场景同样出现在成龙路街道粮丰社区:无论是去超市买菜,到公园运动,在绿道骑行,还是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到社区办理事务,在一刻钟内皆可实现,“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雏形已显。

图片

今年以来,成龙路街道聚焦“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建设目标,坚持问需于民、整合资源、联动发展,探索全龄段人群覆盖、全功能复合叠加的幸福美好社区“一站式”解决方案,结合街道重点项目和产业分布,以打造枫树、粮丰2个精品社区为抓手,重点推进“幸福生活品质生活圈”试点。

图片

针对“圈”内人口密集、产业集聚的特点,街道统筹配置党群、政务、生活等服务设施,做到布点全覆盖、功能全配套,重点打造社区综合服务空间7处、小区党群服务阵地1处、主题绿地游园3处、公益服务场所1处、升级社区食堂1处。

图片

同时,还根据两个社区的特点打造特色“名片”。在粮丰社区,深化R29社区生活空间“政企联营”经验,打造户外劳动者想来、爱来、常来的“锦小牛·同心小站”;在枫树社区,依托枫树综合体探索“社区商业+便民服务”模式,建成智慧共享书吧、“小修小补”便民服务站等社区服务场景。

图片

着眼“幸福生活品质生活圈”的长远发展,街道创新三大模式。创新构建“市场+品牌”运营模式,与成都兴城集团、锦发展集团等国有企业合作深度,成立社区公司联建联营3个社区服务阵地,试点拓展物业服务、餐饮运营业务;引入优质企业打造“烛光者夜校”沉浸式兴趣学堂品牌;联合锦欣集团打造“锦欣逸居”社区养老品牌,开发运营“好护家”APP,提供居家养老线上与线下一站式服务功能。

图片

街道创新营造“社区+项目”服务模式,引导居民达人、公益律师打造“萍妹儿解忧站”“枫树茶话”场景,常态举办春日运动会、博物馆进社区、健康义诊、草坪音乐会、“枫华少年志”、三苏家风文化研学等系列大型项目,促进居民、学校、企业广泛参与和高效交流,创造片区化示范效应。

图片

街道创新打造“机构+公益”合作模式,以“兴城康养美邸枫树苑”、枫树养老综合体专业机构为服务主阵地,有效发挥3个社区食堂、1个智慧健康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端功能,打造体现社区公益元素的区域多元化养老体系;加强与“两新组织”合作,以社区闲置空间换取服务资源的方式,开展社区嵌入式公益托育服务,建成普惠性托育园、蓉邮惠帮公益超市,让全龄群体尤其是“一老一小”在家门口享受到高品质的社区服务。

图片

“我们将坚持治理思维,全力推进‘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项目建设,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向社区有机嵌入、公共服务项目向社区延伸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便体验幸福生活,擦亮推门就是美好生活的幸福底色。”锦江区成龙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陈俊晖(实习)

责任编辑:冯天赐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