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创意、创造......花境之美点亮公园城市
9月3日,一场精彩纷呈的花境设计大赛暨花境建设施工技能竞赛在天府公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指导,北京林业大学、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联合主办,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四川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共同承办,此次大赛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生态建设和公园城市打造的一次生动实践,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施工一等奖作品“石炭纪·忆”
施工二等奖作品“锦城时光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提升园林景观品质,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企业的智慧与力量,为市民打造更具魅力的公共空间,本届竞赛旨在创新成都市的公园城市对外合作模式,通过吸引全国范围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学子参与,激发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花境设计创意,通过全川花卉园艺领域的优秀企业参与,集中展示高水平花境施工技能。政府搭台、校企联手,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与美学的共生共荣。
本届赛事以“碳”寻美好,绿意共“蓉”为主题,从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角度,挖掘成都特色乡土植物,设计低碳、低维护、可持续的近自然生态花境,向世界展现成都蓉城之美。竞赛共分为“花境设计征集评选”和“花境建设施工技能评选”两个阶段。赛事面向全国优秀园林学子征集花境设计作品,竞赛自2024年6月1日发布方案征集公告以来,受到了全国各地高校的广泛关注,激起了广大园林学子的创作与实践热情,报名阶段收到665组报名。至7月15日方案征集截止,共收回有效参赛作品295组进入初评阶段,覆盖全国89所高等学府、大专院校。
施工二等奖作品“C调·蜂鸣协奏曲”
园林专业人才的魅力舞台与机遇之窗
本次花境竞赛为全国园林学子提供了一个高规格的展示平台,园林专业人才可以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专业技能。在花境作品设计阶段,来自各大高校的优秀大学生们积极响应大赛号召,纷纷提交了自己精心设计的花境作品。他们深入了解花境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切合“碳”寻美好,绿意共“蓉”的主题,创作了精彩纷呈,可圈可点的花境设计。据了解,本次设计大奖作品“秘境探味”从可食的角度探寻低碳奥秘,契合了成都的美食文化的同时,对于花材的充分利用也体现了环保的理念,希望能够倡导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设计金奖作品“拾荒者的春天”则将低碳理念与地域文化相结合,选取物品回收循环和成都盖碗茶两个主题进行形态提炼,利用低维护的花境植物,打造由边缘到中心色彩不断丰富的植物空间,借助未来科技感线条的构型呈现一条“重塑”未来的低碳之路。本届竞赛,园林学子用他们的朝气与创造力,为我们呈现出一批高品质的花境景观设计。
设计大奖、施工二等奖作品“秘境探味”
设计金奖作品“拾荒者的春天”
尽显赛事魅力 优秀的园林企业同台竞技
本届赛事邀请成都优秀园林企业加入进来,他们凭借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和精湛的技艺,不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园林学子现场交流沟通,将设计理念与施工理念进行反复碰撞融合,同时加强行业之间的交流研讨,分享先进的施工理念和技术方法,激发创新思维,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本次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创意十足,一改往日行业内以工厂定制钢架、pvc成品小品及构筑物的模式,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摇身一变”成为具有实用功能的艺术装置及蕴藏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比如通过网络平台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如透明塑料桶盖及水管现场改造组装为雨水收集器,又比如用簸箕及竹竿手工组合形成彰显农耕文化色彩的穿斗式结构小品。不仅体现了低碳低成本低维护的三低理念,还拉近了花境建造与观赏者之间的距离。
施工优秀奖作品“走马锦城西 茗香山水间”
施工三等奖作品“‘碳’寻本源 筑梦田野”
2024成都·大学生主题花境设计大赛暨花境建设施工技能竞赛作为2024成都世园“花汇锦城”兴业聚人系列活动,此次竞赛聚焦专业侧,做强园林产业,推动了成都特色乡土植物、花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搭建沟通桥梁,促进园林学子与政府、园林企业紧密交流,共同绘就绿色生态新画卷。此次花境设计大赛暨花境建设施工技能竞赛的圆满结束,不仅为城市生态建设和公园城市打造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园林学子关注、了解、参与、投身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激发花境创作灵感、提高实践能力;促进风景园林、园艺行业的产学研结合及成都花卉产业的展示、交流;通过花境形式深度挖掘花文化价值内涵,立体展现天府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生动展示幸福成都的社会生活气息。
未来,成都还将锚定目标,不断挖掘和培养优秀的花境设计,持续创新成都市的公园城市对外合作模式,凝聚全市花卉园艺领域的企业力量,促进花卉园林产业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公园城市建设的道路上,花境之美将继续绽放光彩,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编辑:邓莎
责任编辑:冯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