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正文

奖项揭晓丨2024成都·大学生主题花境设计大赛结果公布

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2024年08月17日 11:05

 
   
 

2024年8月10日,“2024成都·大学生主题花境设计大赛”终评会在北京林业大学顺利召开。本次竞赛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指导,北京林业大学、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成都园艺博览运营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成都市花卉协会、北京林业大学植物景观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协办。

竞赛自2024年6月1日发布方案征集公告以来,受到了全国各地高校的广泛关注,报名阶段收到665组报名。至7月15日方案征集截止,共收回有效参赛作品295组进入初评阶段,覆盖全国89所高等与大专院校。2024年7月16日-8月5日,经过初筛、个人函评、小组会评和小组复评4轮次筛选,确定入围作品40份进入终评环节。





终评评审会





此次竞赛终评专家组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贾建中担任组长,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李延明,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园林》学刊主编张浪,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成都市风景园林协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负责人张彤,河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李欣,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林箐,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教授郑曦担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委会主任委员董丽主持评审会主要议程。


 

董丽教授主持评审会

评审会开始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郑曦教授代表竞赛承办单位致欢迎辞。他谈到,园林学院一直高度重视行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积极组织学院师生深度参与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产学研合作。竞赛通过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方式为广大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舞台,更促进了风景园林产教融合。衷心感谢竞赛指导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各主办、承办与协办单位的支持与付出,预祝本届竞赛画上圆满句号,期待看到同学们的优秀作品。

 

郑曦院长致欢迎辞

评审会上,七位专家在认真听取40组入围作品的视频汇报后,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经专家组多轮投票评选,最终确定本届竞赛大奖1名,金奖3名、银奖6名、优秀奖10名及入围奖20名(获奖名单附后)。终评专家组长贾建中副理事长宣读最终获奖名单。大奖、金奖、银奖及优秀奖的作品将在成都市天府公园落地建造。





专家点评





专家点评环节,评审组专家对本次参赛者们高水平的作品展示给予充分肯定与精彩点评,并寄语竞赛和广大参赛学生。


 

张浪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本次竞赛主题切中行业热点,对参赛学生是一次很好的实践考验。竞赛已连续举办多届,形成了良好的行业品牌效应,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很大影响力,部分参赛学生对当地气候与适宜种植的植物习性的了解稍有欠缺,重设计理念而轻植物群落配置,未来的竞赛引导和学科教学中都要更加注意。

 

李延明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本次竞赛参赛学生的整体水平非常高,对于专业发展具有引领意义。通过竞赛能够令学生在设计、实践中体会专业特点,并激发兴趣。花境设计中涉及许多植物材料的细节把握,学生们对植物材料的习性、应用方法的掌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加强对不同地域乡土植物的了解。


 

林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本次竞赛充分体现出了青年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参加设计竞赛不仅是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梳理运用,更是一次思考、参与落地实践体验的难得机会,对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全面性是很好的补充。


 

李欣

河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本届的竞赛作品较去年又有新的进步,学生们在文化、设计创意方面有了更多的想法与创新。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设计实践过程中更注重植物的科学配置而非过度注重设计形式,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植物、运用植物,接触更多、更优秀的花境实践作品。


 

郑曦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教授

本次竞赛主题与时代契合,对专业学生、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均有助益。竞赛已成功举办多届,所形成的品牌效应能够让专业学生提高对花境主题构思与种植设计的重视,其中的优秀作品又对未来具有引导性,形成良性循环。未来希望同学们更加重视花境种植设计的科学性以及花境中装饰性构筑物与植物本身的关联性。


 

张彤

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成都市风景园林协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负责人

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对本次大赛的支持。本次竞赛以生态、低维护为核心理念,对学生的思维有很多启发,对专业人士亦然,为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持续助力。促进行业持续向好发展。未来,鼓励学生们在设计中更多挖掘、运用多功能植物和丰富的设计形式。


 

贾建中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副理事长

竞赛活动已成功举办多届,不仅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影响力与意义也十分深远。大赛不仅激发了学生设计灵感和学习兴趣,也检验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竞赛给主办城市成都提供了许多优秀的方案,对于助益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未来参赛同学要更加关注如何科学运用植物、设计、营建优秀的花境景观。最后,代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祝贺所有获奖同学,感谢评审专家们和各主、承、协办单位的辛勤付出。


终评会最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丽再次向所有获奖组表示祝贺,对所有参加本次竞赛的院校、师生,和参与竞赛组织筹备与多轮评审的所有单位、专家和个人表示感谢。终评会圆满结束。


 

评审会现场

 

终评专家组成员合影留念




竞赛筹备组委会及秘书处成员名单




 




初评专家组成员名单




 





获奖名单公示




2024成都·大学生主题花境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大赛设计要求与奖项设置





2024成都·大学生主题花境设计竞赛以“‘碳’寻美好,绿意共‘蓉’”为主题,参赛者需以成都地域气候条件为背景,自选公共绿地空间设计面积不小于60-80m2的主题花境。作品应在充分考虑花境植物的株型、色彩、质感及季相变化等的同时,深度挖掘、利用成都特色乡土植物材料,凸显“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理念,主题鲜明、创意新颖,充分考虑场地条件及周边环境,以多年生成都乡土草本植物为主,搭配少量灌木和一、二年生花卉及适度的装饰性园林小品,不宜采用体量过大的构筑结构。





获奖作品展示





大奖

作品编号:473

作品名称:秘境探味

参赛姓名:关爱、李佳音、王海澍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指导老师:范舒欣

金奖

作品编号:111

作品名称:拾荒者的春天

参赛姓名:牛娅霖、蔡艳雪

参赛院校:西南大学

指导老师:张建林、陆万香


作品编号:170

作品名称:石炭纪·忆

参赛姓名:卢文洁、杨漪、朱秋玥

参赛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指导老师:刘扬


作品编号:444

作品名称:抓堆堆

参赛者姓名:钟婉茹、陈晓彤、鞠浩天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指导老师:郭巍、尹豪

银奖

作品编号:31

作品名称:锦城时光绘

参赛者姓名:崔柳、王敬茹、黄楠

参赛院校:浙江理工大学

指导老师:任梓铭


作品编号:36

作品名称:C调·蜂鸣协奏曲

参赛姓名:王崧蓉、邵柠

参赛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指导老师:刘扬


作品编号:151

作品名称:九寨再春

参赛姓名:郭师尧、王思然、魏欣然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指导老师:范舒欣


作品编号:340

作品名称:低碳泡泡,看见自然

参赛姓名:杨莉

参赛院校:长安大学

指导老师:郭婷、刘子轩


作品编号:361

作品名称:“碳”寻本源 筑梦田野

参赛姓名:张雨轩、戴沁霖

参赛院校:西南大学

指导老师:左赛男、陆万香


作品编号:417

作品名称:绿韵青春行,蓉城育绿心

参赛姓名:周雨露、秦艺月、魏熙

参赛院校:西南大学

指导老师:陆万香

优秀奖

作品编号:108

作品名称:水泽天府 万物生发

参赛姓名:陈艺、肖琪霏、陈景雅

参赛院校:广州新华学院

指导老师:张琳


作品编号:127

作品名称:光药同生,道韵长青

参赛姓名:刘晓玲、石璨、路露

参赛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指导老师:李敏稚


作品编号:144

作品名称:杯中残绿“碳”新知

参赛姓名:李梦柯、孙兢翼、陈雪蕾

参赛院校:河南农业大学

指导老师:刘保国、卫红


作品编号:182

作品名称:集“碳分”争当“碳”花郎

参赛姓名:颜媛、韩丁煜

参赛院校:苏州科技大学

指导老师:段诗乐


作品编号:189

作品名称:戏影绿韵 一碳究竟

参赛姓名:张润瑶、钱泓宇、沈康伶

参赛院校:南京林业大学

指导老师:苏同向


作品编号:301

作品名称:走马锦城西 茗香山水间

参赛姓名:袁康乐、曹璐

参赛院校:广州美术学院

指导老师:张莎玮


作品编号:338

作品名称:碳寻蜀川

参赛姓名:张子涵、李琳、付玉

参赛院校:四川农业大学

指导老师:付而康


作品编号:391

作品名称:“碳”寻百味

参赛姓名:林碧娟、黄情情、缪佳芮

参赛院校:浙江理工大学

指导老师:秦安华、任梓铭


作品编号:396

作品名称:蜀“绣”蓉城

参赛姓名:万双、欧阳佳欣

参赛院校:景德镇学院

指导老师:周洋、余泽天


作品编号:484

作品名称:吸C有爱式

参赛姓名:邓皓炫

参赛院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刘小冬

入围奖


作品编号:1

作品名称:碳绘净土 绿野寻源

参赛姓名:易文非、杨一泓、段维玥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指导老师:董丽、王美仙


作品编号:20

作品名称:锦城四时集

参赛姓名:王坤、张楚、蔺琦钧

参赛院校:天津大学

指导老师:王洪成、曹磊


作品编号:91

作品名称:银丝漫游指南

参赛姓名:高梓毅、梅嘉航

参赛院校:广州新华学院

指导老师:张琳


作品编号:126

作品名称:绿意童梦

参赛姓名:朱思伦、康晓颖、张源峰

参赛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指导老师:丁圆


作品编号:148

作品名称:天府黛影花锦巷

参赛姓名:杨璐璐、侯沛睿、许芯茹

参赛院校:山西农业大学

指导老师:王犇、郝旺奂


作品编号:160

作品名称:锦上添花 “碳”秘蓉城

参赛姓名:白冰洁、王伟伟

参赛院校:西藏农牧学院

指导老师:邢震、李文博


作品编号:164

作品名称:碳行者之蓉

参赛姓名:曾程航、万珍妮

参赛院校: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范益琴


作品编号:187

作品名称:蓉城绿影,感叹!敢“碳”!!!

参赛姓名:金婧丽、姚海飞

参赛院校:贵州师范大学

指导老师:熊康宁、张莉梅


作品编号:244

作品名称:碳索共蓉道 繁花蜀东郊

参赛姓名:陈可如、张婕妤、李晨

参赛院校: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指导老师:郭超


作品编号:327

作品名称:C3C4交响曲

参赛姓名:黎雨舟、梁晶晶、曹宸萌

参赛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指导老师:刘扬


作品编号:355

作品名称:“碳”寻贡嘎,日照金山

参赛姓名:安翼洲、阳玥、陶可馨

参赛院校:西南大学

指导老师:易小林


作品编号:357

作品名称:碳绿古韵,三星蓉彩

参赛姓名:谢美如、王丽萍、陈锦全

参赛院校:西南大学

指导老师:孙秀锋


作品编号:385

作品名称:金乌扶桑,日耀蓉城

参赛姓名:李烊灿、赵微、法思佳

参赛院校:山西农业大学

指导老师:韩美玲


作品编号:438

作品名称:“蓉”游记

参赛姓名:周佳妮、刘彦彤、翁之意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指导老师:范舒欣、吕英民


作品编号:461

作品名称:蓉绿于心,碳美好

参赛姓名:王泽轩、刘丽敏、荆晓涵

参赛院校:北京建筑大学

指导老师:傅凡


作品编号:462

作品名称:雨舞溪歌 碳逸绿舟

参赛姓名:常紫瑶、涂原菊、钟雨菲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指导老师:李冠衡


作品编号:465

作品名称:蓉·融·榮

参赛姓名:沈诗颖、叶倩倩、杨仔瑄

参赛院校:浙江农林大学

指导老师:蔡建国、董彬


作品编号:468

作品名称:竹编绣蜀

参赛姓名:田诗画、张傲然

参赛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指导老师:李志国、孙静


作品编号:506

作品名称:诗意思蜀 山水蓉城

参赛姓名:张梦琪、薛颂佳

参赛院校:河北农业大学

指导老师:孟庆瑞、刘冬云


作品编号:510

作品名称:坐看云起时

参赛姓名:伍晴、黄宸昊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指导老师:王美仙


 

编辑:邓莎

责任编辑:汤蓉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