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佳节氛围浓 公园城市国庆花卉景观这样诞生
每逢节庆节日,成都天府广场、人民南路、天府大道等南北中轴线、城市地标、各大主干道等处,都会进行花卉景观打造以烘托节日氛围,彰显城市特色。多年来,一个个不同主题的花境、匠心独运的园林绿化景观见证了时代变迁与公园城市的蓬勃发展,也成了无数成都人心底那一份独特的节日记忆。
9月26日,记者从天府广场上看到,主席台上的一品红与早小菊整齐排列,模纹花坛内,堆坡造型栽植一串红、万寿菊、早小菊尽显庄重与大气;周边的花墙也同步上新了孔雀草、杜鹃、凤仙等草花;东西侧栽植特色植物西南赪桐。
在人民南路,一串红、早小菊、孔雀草、一品红、鸡冠花等草花,搭配紫色和粉色三角梅,展示成都特色植物醉芙蓉,景致如画。
天府大道沿线,万寿菊、孔雀草、长春花、一品红、一串红、非洲凤仙、向日葵等草花搭配罗汉松桩头和芙蓉,层次分明、花团锦簇。
美丽大气的国庆氛围花卉景观是如何打造出来的?什么样的花卉适合进行国庆氛围营造景观打造?如何节约高效地让整座城市的花卉景观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焕然一新?
国庆花卉景观如何打造?
9月19日晚9点过,天府广场西侧和北侧的草坪及景观带旁,数十名园林工人被分作几个小组,忙而不乱地施工作业:一组人在绿化带内埋头松土、定点、画线、栽种要新换的花卉;路边的另一组人则快速从卡车上卸下盆栽植物,马不停蹄地用小推车运至广场内供使用;另一侧,专门负责浇灌养护的工人们正仔细地为已打造出的花境浇水,这是国庆氛围营造城市绿化景观打造的点位之一。
大面积的户外花卉景观打造,怎样保证准确无误地画线,最终呈现出与设计图纸相一致的景观图案?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技术推广科科员李为民介绍,精确定点放线,保证整体效果不走样的“秘诀”之一,主要是依靠施工区域内埋设在泥土中的草石隔离带。记者在现场看到,撤下原来的花卉后,工人们要对土壤进行一轮彻底的翻松、杀菌消毒后才分批次栽种上新的花卉。为了确保施工后能呈现出方案中的效果,施工人员会事先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图案进行1:1的样式制作,把图样铺放在作业点位上描绘出准确的线条后,再根据线条的走向栽种花卉。
草石隔离带又叫挡土板、隔根板等,作用是对植物的根系和旁边的土壤、石块进行隔离,既能保证植物的生长,也能防止植物根系生长越界导致如杂草丛生一般混乱的情况发生,还能保证植物栽种下以后植株距离之间的美观、整齐。“事先预埋在土中的草石隔离带,能为工人们布线、定点提供准确的参照,也保证了花卉栽种后呈现出的整体图案更匀称、更美观。”
而草石隔离带埋设时的位置、弧度以及景观打造效果的根本遵循,则来源于园林景观设计师前期所提供的方格网图和设计效果图,这是保证现场施工效果与设计图样相一致的第二个关键点。
早在施工开始前夕,在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场景设计科内,设计师韦柯行正在电脑前专心致志地描画着方格网图,他是今年国庆氛围营造景观的设计者。“这次国庆景观设计的主题是‘在特色乡土植物中喜迎国庆’,在构思上是选择适应性好的蜀花进行搭配,以蜀锦图案为设计蓝本,以园林刺绣的艺术手法,在成都的南北中轴线上铺出一幅大气、绚丽的蜀锦蜀花主题画卷。”韦柯行介绍说。要把想法与构思在纸上进行具体的呈现,首先得绘制出效果图,然后再根据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绘制出方格网图,让施工人员在现场以方格网图进行精确的定位,这样就能呈现出设计的最佳效果。
花卉品种选择有哪些讲究?
能够作为国庆景观花卉,主要有两大质量的要求:观赏性是不是够美,包括它的花期能不能撑到足够长的时间,花色是否符合节庆氛围营造的色彩搭配,另外就是皮实。在园林专业中,皮实就是指花卉品种的适应性好、抗逆性强。据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技术推广科科长万圣杰介绍,本次主要上新秋季时令草花,根据花卉的颜色、高度、生长习性等进行搭配,力求简洁大方,色彩搭配协调,造型鲜明与周边环境融合。
天府广场——模纹花坛
此外,为了今年的国庆氛围营造为体现公园城市的独特气质,这些花卉中不乏成都自主培育的特色乡土植物,如芙蓉、粉桃子、西南赪桐等多个具有成都本土特色的花卉新品种纷纷亮相蓉城街头,为祖国的生日增添喜庆。
天府广场东西侧展示特色植物:西南赪桐
天府大道北段成都特色植物:醉芙蓉
如何让鲜花开得更艳更持久?
为了让花盛放得更持久,花境打造后的养护尤为重要,今年的气温略高于往年同期,且距离国庆期间还有一定的时间距离,怎样保证这些花卉景观的最佳效果,体现景观打造与维护的低碳、节约原则?据了解,成都今年在国庆氛围景观打造中,持续落实新品种、新亮点、新变化的“三新”理念,恪守简约节俭且具观赏性的原则。除了在美观上有要求之外,在花期和养护上也有所侧重,严选四季海棠、彩叶草、超级凤仙等20多个品种,花色丰富、适应性强、且花期较长,既达到美化效果,也能尽可能地减少养护成本,达到节俭的原则。
万圣杰介绍,这次氛围营造换花作业的最大难点,在于要多措并举地克服不利天气的影响。为了保证景观效果,苗圃基地中已做好花卉的储备工作,确保能有足够的花材供使用,对入秋前因异常高温天气导致的花卉损毁进行了补栽换栽。同时派出多名工作人员分区域进行专班巡查维护,夜间安排水车进行浇灌,对各点位的景观进行精细化管理,如对容易受阳光灼伤的花卉点位设置遮阳网作为防护,以保证景观的展示效果。
景观打造如何高效完成?
此次国庆城市花卉景观升级工作从9月1日开始,9月25日结束,25天内,要分别对天府广场、人民南路、天府大道等城市横纵轴线及环线进行氛围营造,施工面积达16万多平米,累计展示各类花卉300万余盆。要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把一张张花卉景观设计图,变成有生命力的立体景观,是如何实现高效施工又不影响市民游客的日常景观体验的呢?
据了解,在16万多的面积当中,最少有一半的时令花卉需进行彻底更换种植,其余的植物则为多年生花卉,需对其进行调整。“我们在年初就对相关的花卉进行培育养护,确保花材的储备数量。方案的设计、施工安排等均进行工作前置,这样才能确保个节点高效、有序地推进,即便遇到特殊情况也能按计划推进。”万圣杰介绍说。此外,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城市各处交通秩序,保证白天市民游客出行时的环境体验,所有景观打造工作均在晚间九点以后进行,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五点。
以天府广场为例,作为成都城市的重要地标之一,其园林景观品质提升工作涉及面积约5000平米,需更换约25万盆花卉,按计划从9月中旬开始。为加快进度,当人们正在与家人朋友团圆相聚、享受中秋佳节美好时光时,一线的园林绿化工人们已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广场北侧主席台前的景观打造。现在,我们在蓉城街头所看到的崭新花卉景观,正是无数一线园林工人们连续多日披星戴月的劳动成果。
编辑:邓莎
责任编辑:汤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