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开展家园共育“种子教师”培训暨启动仪式
2024年10月12日下午,以“家在石羊,‘育’见未来”为主题的家园共育“种子教师”培训暨启动仪式在成都高新区石羊第四幼儿园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办事处主办,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来自石羊街道的相关负责人、各幼儿园园长及种子教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启动仪式。
石羊街道的“家长工作坊”,充分发挥街道的整合作用与幼儿园的龙头作用,通过培训出一批骨干教师和家长志愿者,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院落为阵地为辖区3-6岁儿童的家长提供科学性、系统性的授课,为家长们培训科学育儿知识。
本次启动仪式共遴选了38名来自石羊街道学前教育的骨干教师作为“种子教师”参与培训。并发布《教育指导手册》。石羊街道民生服务办公室负责人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今后将以此手册为抓手,深化家园社协同共育的实践探索,推动手册内容在家长工作坊中的应用,使其成为家园社协同共育的重要工具。”
据悉,从2023年开始,石羊街道“家长工作坊”1.0版本已开展。这次项目开展在1.0版本基础上进行了升级。石羊街道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提供学术支持,结合街道的实地调研情况针对3-6岁儿童的家长编写了《教育指导手册》。并对遴选的种子教师进行培训,种子教师充分发挥校级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以学校为范围带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发展,形成一支队伍。再由教师队伍走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区,走进院落,走近家长,帮助家长科学育儿健康陪伴。
随后,特邀家园共育领域专家彭奕为作《教育指导手册》解读,并为种子老师展开主题培训。彭奕老师表示:“3-6岁是孩子从家庭走入社会的第一步,是孩子初步进入学校这个社会机构中开始接受教育的非常关键的时期,是孩子人生的奠基阶段。以前大部分家长的注意力集中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往往会忽视学前段的教育。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段的教育做好了,以后的教育中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次活动从政府层面关注到了学龄前阶段教育对孩子终身教育的重要性。”
据石羊街道负责人介绍,目前石羊街道辖区内的3~6岁的幼儿有1万多人,这也就意味着有三到五万的学前家长,绝大部分家长都是中青年群体。在社区治理中,中青年群体往往容易被忽视,“家长工作坊”项目以教育为切口,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实践新模式,为社区治理中青年群体发声提供了新的渠道。目前“家长工作坊”从3~6岁学龄前开始进行实践探索,等学前段的机制成熟以后,下一步也会考虑扩大辐射群体。
本次启动仪式是学校、家庭、社会、社区共画教育同心圆。石羊街道的实践探索是家园社协同育人的一次全新模式,以教育为切口提供了社会治理的新解法。
编辑:邓莎
责任编辑:冯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