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创业园!一起来听肖家人的创业故事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稳定之基,是强国之策。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以人为本,从心出发,在做好常态化就业服务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就业创业人群实际需求,依托“居民自治样板间”的优势,多元链接各方资源,为广大就业创业人群提供了优质的就业服务和创业环境。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镜头走进肖家人的创业故事。
轮椅上的多彩人生
孙善永,是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的一名普通裁缝,是一位社区能人,也是一名身残志坚、向阳而生的党员。在兴蓉社区社创中心的帮助下,孙善永和他的“特创小站”也因此“落地生根”。
在这里,他通过“精工织补”不仅养活了自己,也为失业人员和特殊人群提供免费就业技能培训,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激励着身边的居民。
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手工师傅,还是一名跑步爱好者,穿梭在国内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场,收获了满墙的奖牌。轮椅上的孙善永,用他的巧手帮助了更多人就业创业,还用双手完成了自己奔跑的梦想。
把“豆腐方块”叠进每个人的家里
李清龙,是一个高标准要求自己的退伍军人。2024年来到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和大家一起创办了理务生活。
从内务到家务,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标准。跟业内其他公司相比,“理务生活”有一套特殊的服务标准。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借用一些部队的军事化元素。工作现场,列队行进、进门行礼,身穿制服、英姿勃发的退役军人家政服务师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别样风采。
“家政服务进社区”是打造新时代家政服务理念的一次全新尝试,秉持的是“为民所需、服务便民”的理念,退役军人、军属不仅在这里实现了就业增收,还免费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帮助更多居民灵活就业。
把“大自然”搬进社区里
她叫李敏子,喜欢摆弄花花草草,热爱生活,是肖家河街道的社区营造师,与肖家河街道创办了“自然先森科普花坊”。
“自然先森”以社区空间营造项目为创业方向,以“公园城市”为主题,规划运营社区美空间。通过发掘更多更具体验性的功能,让它成为另一个集艺术表达、文化展示、消费体验、情感交流、公益活动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美空间。
编辑:邓莎
责任编辑:汤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