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9 成都“鹏”友圈持续扩大
3月25日,以“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的第44届四川省暨成都市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蓉举行。记者在活动中获悉,截至2025年3月19日,成都境内共分布有鸟类586种,再度刷新了2024年成都鸟类分布共577种的记录,新增记录了卷羽鹈鹕、林沙锥、黄腿渔鸮等9种鸟类。
“鹏”友圈持续扩大 公园城市“鸟”有生趣
卷羽鹈鹕、长尾贼鸥、黄腿渔鸮、峨嵋柳莺、淡背地鸫......这些国宝级的珍贵野生鸟类被一一记录在了《成都鸟类名录v5.0》中。成都观鸟会会长沈尤表示,2024年3月《成都鸟类名录v4.0》发布后,名录修订工作随即进入新一个周期。“这次的成都鸟类名录5.0版本,主要是对2024年3月—2025年3月期间,成都市域范围内所记录到的鸟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筛选。并对过往记录再整理,进行查漏拾遗,还对存疑名录鸟种进行讨论,考虑是否正式收入名录等。”
根据名录,小田鸡、卷羽鹈鹕、林沙锥、长尾贼鸥、黄腿渔鸮、峨眉柳莺、淡背地鸫、黄眉鹀、白喉红臀鹎等9种鸟类为《成都鸟类名录v5.0》新增鸟类。截至目前,成都境内已分布有鸟类22目83科586种。其中,非雀形目鸟类38科252种,雀形目鸟类45科334种。成都鸟类约占全国总数的38.94%,约占四川省总数的77.41%,充分展示了成都生态的持续向好。
淡背地鸫 余欢 摄
峨嵋柳莺 黄科 摄
白喉红臀鹎 沈尤 摄
黄眉鹀 袁宏宇 摄
林沙锥 阙品甲 摄
黄腿渔鸮 杨宪伟 摄
据介绍,成都地区普遍而广泛的爱好者观鸟记录是鸟类名录修订信息来源之一。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成都地区(龙泉山+龙门山)迁徙猛禽监测、成都市繁殖鸟类调查、成都市鸟类环志、成都公园城市鸟类测评等系列公众科学活动都是鸟类信息重要来源。成都限时观鸟赛、成都市居民小区观鸟赛、成都青少年观鸟赛、崇州大坪观鸟赛等系列观鸟赛,亦具有鸟类调查和信息收集的作用。
科学护鸟,全民参与,共建鸟类友好城市
“我们在四川全省共调查记录到越冬水鸟92种164496只,包括2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四川丰富的湿地资源对于越冬水鸟和迁徙候鸟具有重要意义。空间分布上,越冬水鸟整体分布较为分散,岷江成都-眉山段等8处是四川省越冬水鸟关键栖息地。”在现场,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人员王秦韵以“四川省越冬水鸟的分布格局与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动态变化”为题作了精彩分享,以详实数据揭示成都平原越冬水鸟的生态变迁,为科学保护提供依据。
来自都江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刘海峰则分享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野生动物救护故事,生动讲述了如何“守护迷途动物邻居”,展现野保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号召大家尊重生命,敬畏自然,身体力行共同维护生态平衡。他表示:“守护野生动物,爱护鸟类,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更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青少年学生群体的爱鸟意识在不断提高,主动加入了保护鸟类的行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勇敢地守护着这些蓝天‘精灵’。”
据了解,今年四川省暨成都市爱鸟周活动,重点针对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组织筹划了“童心向生态、共建美丽公园城”少先队员校外实践、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进校园、野生动植物保护红领巾讲解员、春季护鸟专项行动等系列活动。让我们携手行动,为保护鸟类、维护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生态盛景永驻蓉城,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篇章。(鸟类图片由成都观鸟会提供)
编辑:邓莎
责任编辑:冯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