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开展外卖群体职业伤害预防暨关心慰问活动
为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伤害预防意识,切实提升外卖员在工作中的安全保障与自我防护能力,7月31日下午,“外卖群体职业伤害预防暨关心慰问活动”在桂溪街道“溪”友驿站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成都高新区社会保障局、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总工会指导,聚焦辖区内十余个外卖站点,面向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平台企业的骑手群体开展精准宣传与贴心服务。现场吸引200余名外卖从业者积极参与,通过“宣传+服务”“普法+关爱”的多元融合形式,将职业伤害预防理念送到一线岗位,为这群“城市奔跑者”送去安全保障与夏日关怀。
义诊+义修双重护航,为骑手健康安全“减负”
烈日炎炎下,外卖员奔波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既是万千家庭的“送餐人”,也是城市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现场专设“义诊服务区”,邀请医护人员为外卖员免费测量血压、进行职业健康咨询,帮助他们在忙碌中及时掌握身体状况,引导树立“先健康、后出发”的理念。“以前从没量过血压,这次还学到了中暑的应急处理办法,真的很有用。”一位来自美团的外卖员如是说。
针对外卖骑手日常送餐途中电瓶车故障频发的实际情况,活动特别设置了“暖心义修”专区,提供轮胎打气、刹车调整、电瓶检查等简易维修服务。现场技师一边操作,一边向骑手们讲解基础维护知识,帮助大家提升日常检查能力,减少因车辆问题带来的风险隐患。“骑电瓶车送餐最怕掉链子,有这个维修服务太贴心了。”不少骑手驻足咨询、排队维修,直言“骑得更安心了”。
义诊与义修“两手抓”,不仅缓解了外卖员长期面临的健康与交通压力,也切实为他们带去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增强了对职业安全的重视程度。
“荧光·亮尾行动”上线,送清凉礼包关爱不断
夜间行车安全问题一直是外卖员面临的隐性风险。活动现场,推出的“荧光·亮尾行动”成为一大亮点,吸引众多骑手围观体验。工作人员将高亮反光条粘贴在电瓶车尾部及两侧,显著提高车辆在夜间、雨天等低能见条件下的可见性,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发生。“反光条贴了之后晚上送单安心多了,也方便其他车看到我。”参与骑手纷纷点赞这项“小投入、大实用”的创新举措。
不仅如此,活动现场还准备了贴心的“清凉大礼包”,为每位到场骑手发放便携水杯、手持折扇、急救包等高温实用物资,让他们在炎炎夏日中也能感受到一份来自高新区的“清凉守护”。
以人为本推动预防理念走深走实,高新区在行动
以人为本,精准预防,成都高新区始终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外卖员作为工伤风险较高的群体,既是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关爱对象。此次“职业伤害预防暨关心慰问活动”,不仅将工伤预防知识送到了外卖站点第一线,更以义诊义修、反光标识、清凉礼包等一系列贴近实需的服务举措,把“预防先行”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此次活动,既是一次面向外卖站点的集中宣讲,也是一次聚焦骑手需求的现场服务,更是一场暖心有力的职业伤害预防行动实践。在普及政策、传递关爱、提升认知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工伤预防工作的精准化、场景化、群众化。
接下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深化工伤预防理念,创新宣传载体、拓展服务半径,将更多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推动工伤预防宣传走进街道、走进站点、走进平台企业。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看得见、学得懂、用得上”的工伤预防体系,在城市的每一程奔波中,守护劳动者的平安与尊严。
编辑:邓鑫阅(实习)
责任编辑:冯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