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治水合力守护河湖生态——青羊区举行第五届民间河长履职总结会暨第六届民间河长聘任仪式
2025年9月5日,记者了解到成都市青羊区河长办为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河长制规定》,进一步推动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组织开展了“成都市青羊区第五届民间河长履职总结会暨第六届民间河长聘任仪式”。青羊区河长办、各街道河长办、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以及青羊区第五届优秀民间河长代表、第六届新任民间河长等3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青羊区民间力量参与河湖治理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图:活动现场
回顾过往:履职成效显著,经验薪火相传
活动伊始,全体参会人员一同观看了《在成都,开门遇见“鱼翔浅底,白鹭翻飞”!一位民间河长的巡河路》民间河长专题宣传片。该片生动展现了民间河长们日常巡河的辛勤付出与感人瞬间,引发了现场人员的强烈共鸣。
随后,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对成都市青羊区第五届民间河长在过去一年中的履职成效进行了全面总结。过去一年,第五届民间河长们积极履行职责,累计巡河122次,发现并上报各类河湖问题92个,有效推动了多项河湖问题的及时解决,为青羊区河湖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青羊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为青羊区第五届优秀民间河长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对他们以实际行动守护河道的责任担当给予了充分肯定。优秀民间河长代表万力、戴雪巍分享了自己的巡河经验。他们从日常巡河中如何发现垃圾漂浮物,到如何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详细讲述了每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表示,每一次的努力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点滴汇聚起来就能形成河湖生态保护的磅礴力量,激励着更多人参与到河湖保护行动中来。
图:优秀民间河长代表分享
展望未来:明确职责使命,开启新程担当
在聘任环节,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了民间河长的权利与义务,明确了民间河长作为“巡查员、宣传员、参谋员、联络员”的“四员”职责。要求民间河长定期对责任河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上报河湖问题;积极宣传河湖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为河湖治理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等的沟通联络,形成河湖治理的强大合力。
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青羊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为青羊区第六届民间河长颁发了聘书。10名新任民间河长郑重接过聘书,正式开启守护青羊河湖生态的新征程。
图:青羊区第六届民间河长受聘
为提升新任民间河长的履职能力,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组织开展了民间河长专题培训。培训聚焦河道巡查要点、问题上报流程、排污口排查操作技能及河(湖)长制法律法规介绍等内容,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多种方式,有效帮助新任民间河长快速掌握巡河履职的关键技能和方法。
图:开展巡河履职培训
凝聚共识:传承护河精神,共绘生态蓝图
凝聚治水合力,共绘生态蓝图。青羊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民间河长是河湖治理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在河湖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青羊区第六届民间河长继续传承发扬护河精神,与政府部门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
“民间河长”作为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民间力量,在青羊区河湖治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聘任仪式,延续了青羊区河湖治理工作“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民间参与”的优良传统。青羊区河长办将持续深化民间河长建设,通过常态化开展河长制“七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宣传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河湖保护,为民间河长队伍注入更多新的活力,共同守护青羊区河湖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贡献力量。
编辑:邓鑫阅(实习)
责任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