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农业金招牌,唱好成渝双城记 ——内江隆昌打造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合作园区

来源:看度新闻网 2023年07月14日 15:24

2023“时代光影百部川扬”进基层代表团来到了内江隆昌进行采风调研。

167035b30na4623cf306fd3f1c3695d7.jpg

隆昌地处川渝两省交界处,毗邻重庆荣昌区,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命名_1.63.1.jpg

四川省和重庆市按照中央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在隆昌和荣昌两地以“跨省共建,融合发展”的模式打造出了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园区,惠及企业和农民。

12f22b95069e947dc11fc56ef14bac6e_.jpg

28a626b35a253bc738fa29a318cf1412_.jpg

隆昌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杨诚在现场向我们介绍了双昌合作园区的建设情况,园区主要包括了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和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由两地共同出资,于2021年5月开始动工建设,2022年底基本完工,园区内的各项设施也陆续投入了使用。

农旅结合壮大集体经济

在三合村的下黄果林聚居点,几幢具有川南民居特色的房屋被修葺一新。其中位于山坡上的一幢民居高三层,有三个房间和两个餐厅。记者站在房间内透过窗户看向窗外,整个村子的美景尽收眼底。这样的景色甚至不输给像大理喜洲古镇那些著名景区。

微信图片_20230714093836.jpg

8d36ded32484c487fcc2299cadd73da9_.jpg

园区内修建了5.5米宽的旅游环线5.3公里,人行彩色步道3.6公里。远方有白云过山岗,近处是鱼虾翔浅底,人们漫步在乡间,与自然共谐趣。

bbf31c03ckb57182735472af90fa34f7.jpg

三合村负责人表示,因为三合村地处两省交界处,周围交通发达,商贸繁盛,不少村民都在附近的县市务工。这些民居都是村集体与国有平台公司合作,租下村民闲置的农房,按照“园区即景区”的理念进行改造,打造成为民宿和农家乐,用于接待前来体验的游客和研学团队。这种模式不仅让村民们在务工之外多了一份租金收入,也是壮大集体经济的一种新手段。

未命名_1.8.1.jpg

此外,隆昌当地还是有名的土陶生产地,这里特产的高岭土适合烧制土陶罐,产品造型典雅大方,美观实用,在当地是利润上亿的大产业。

DSC00072.jpg73e580ebcmf1f0865c47aebd53115ca6.jpg

就在三合村所属的隆昌石燕桥镇通过危房改造、空间重组等方式打造出集展示、体验、交流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博物馆——隆窑遗产博物馆,大到陶罐、陶缸,小到碗碟、杯子、把玩器具,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各领风骚,还有专门保存下来的隆窑烧制窑坑,让人在观展过程中就能够有感受到时空的温度,重回数百年前隆窑兴盛的场景。

高举特色,配套发展,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粮食和猪肉是中国人日常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双昌”合作园区因地制宜重点打造了稻渔和生猪两大特色产业,同时配套发展茶叶、油茶、稻鱼、稻虾、枳壳等特色经果林产业,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产地加工、农产品电商、休闲观光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

3179d78eed0a98782b1075df641e9c9f_.jpg

所谓稻渔,就是水稻和鱼虾共生,这并非新鲜概念。但隆昌市聚力发展种质资源、高效种养、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形成“生产+科技+加工”的全产业链。同时以农村电商带动稻渔消费市场,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还出台《隆昌市食用小龙虾养殖技术规程》《隆昌市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实施“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品牌”战略,积极申报“隆昌再生稻”区域公共品牌和“隆昌稻田虾”“隆昌早春虾”“隆昌虾田米”地理标志保护认证,认证“三品一标”48个,培育“甜城味·丽香隆”等绿色生态农业品牌18个。

5a6221196sa12d7207bd07c52c6188f7.jpg

园区还建设了一个智慧养猪场,该项目占地约28亩,设计规模为常年保有荣昌种公猪10头,存栏母猪360头。建设总面积约3575㎡,包含配怀舍约1200㎡,保育舍约1000㎡,分娩舍约800㎡,办公综合楼约310㎡,配套附属设施设备用房约265㎡。预计工程造价预计为1600万元。目前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设施设备正在安装调试,已经进入投产冲刺阶段。

4f4342890s90546d9798c4715bafedea.jpg

286c5a13b73c281e85c9a5d1a6565487_.jpg

走进园区的综合科技馆内,整齐摆放着各种原生态农产品,有山茶油、腊味大礼包、客家酱油等。还有一些通过提炼得到的化妆品小样,得到了不少女性朋友的青睐。

随着“双昌”合作园区的进一步完善,未来还会有更多亲民的特色产品呈现在大家眼前。

“小院+”共享宜居乡村新生活

园区内普陀村的“毛万二家”小院主要是毛姓和万姓的村民构成。现在村子里采用“小院+”的模式,加的是服务,提的是效能,添的是动力。可以说“小院+”让基层组织更强、乡村善治更优、群众满意更多。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未命名_1.60.1.jpg

说起“小院+”,村民们纷纷表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村里的卫生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原来这里的人居环境较差,在有了“小院+”以后,村民自治的热情进一步激发,成立了院委会,大家都更有责任心了,经常走在路上,路面都是干干净净的。

村上还把旧房子就地改造成为了陈列室,里面详细展示了毛万二家的发展历程,表彰榜样模范,也可以在这里组织院落活动,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就在陈列室的外面,还有村民利用院坝晒起了豇豆。

未命名_1.5.1.jpg

正是有了这些强有力的创新措施,三合村、普陀村的居民在劳务输出之外,找到了发展致富的新路子,向着“业兴、村美、智治、民富”的建设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以三合村为例,据介绍,在2021年,该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万元,较隆昌平均水平高30%。而在2022年,这一数据已经突破3万元,到了今年更是有望迈进4万元大关。

d35cfddcbr3fb6b4d8087c162090c384.jpg

三合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三合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同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强化举措、重点突破,继续发挥内荣合作‘桥头堡’作用,奋力建设内荣农高区‘双昌’农业园先行区,为隆昌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邱雨馨

责任编辑:李玲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