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 进基层丨四川射洪 “五颗心”助力农村老人老有所依
6月20日,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广播电视局组织的2024年“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进基层、进企业、进高校采访团来到了走进四川射洪市瞿河镇鲜家沟村农村养老“爱心公社”,这个1700平方米左右的院子,是射洪深化全市农村敬老院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新模式的重要范本。
深化改革 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2021年,射洪制发了《射洪市敬老院改革实施方案》,启动了全市敬老院改革,将30个敬老院调整为2个市直管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机构和8个镇管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0个以社会化运营为主体服务农村普惠养老供给载体,通过关停并转,优化整合已建成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由171个减少到107个,分批分年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现已经建成3个,基本建全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所谓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是指失能半失能福利分院,由民政直管的县级福利院、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属地管理的镇级福利院、村级留守老人关爱和高龄,失能,失独,失智老人关爱,如爱心公社,幸福小院,互助式养老等。
“通过改革,提升养老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目前,公办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达65.6%,居家养老设施常态化运营率达70%及以上。”射洪市惠民帮扶中心相关负责人向我们介绍道。
积极创新 打造“五颗心服务模式
“除了特困低保以外的,射洪大概还有2000多名失能失智的高龄老人,为了确保他们能安度晚年,我们创新探索了五颗心服务模式,打造了爱心公社。”相关负责人向我们逐一展示了“爱心厨房”“爱心养老院”“爱心社工站”“爱心市场”“爱心医疗室”。
走进明亮干净的“爱心厨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周边的老人都会来这里吃饭,一个月400块,包含早中晚三餐。”这里部分农村老人现在还保存着将自己种的菜拿去市场卖的习惯,但由于老人身体不便,再加上路途遥远,存在安全隐患,爱心公社便特别创新推出了“以工代费”“以粮代费”“爱心市场”“以市场价购买老人自种蔬菜”等模式,既帮助老人解决了蔬果售卖问题,又能使其成为“爱心厨房”的食材。
吃饭问题得到解决,爱心公社还特别关注留守老人与子女之间的交流问题。为此,射洪市民政局设立了“爱心社工站”,在站内,一块大屏幕十分惹人注意。“现在有些老年机只有通话功能,子女看不到老人现在是瘦了胖了,身体状况怎么样,所以我们设置视频通话大屏,方便子女和老人面对面沟通,让子女们也安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除此之外,射洪还探索“一人一部手机、一村一专干、一企一镇”的“三个一”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模式,免费为重点留守老人发放老年卡片机,购买216元/年通信消费,让留守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得到及时帮助,购买“一村一专干”服务,让留守老人有人嘘寒问暖,“一企一镇”结对帮扶爱心捐赠,则让留守老人感受来自社会的大爱和温暖。“目前,免费发放了老年“卡片机”共1000部,年关爱服务老人约7万人次。”
“爱心养老院”和“爱心医疗室”则常态化为周边老人开展日常健康检查和监测、组织丰富文化活动以及提供专业化照料,让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过上幸福且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如今,瞿河镇鲜家沟村农村养老“爱心公社”辐射周边老人一千多人,并且射洪市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已达90%以上,更多农村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农村老人幸福晚年生活也更有盼头和底气,真正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编辑:唐怡(实习)
责任编辑:冯天赐